太原股票配资网 李嘉诚正在加速从中国撤离
太原股票配资网
李嘉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决心清空在中国境内的资产。
2025年7月,长实集团突然以骨折价抛售大湾区的400套房源,惠州项目的单价从每平米1.4万元骤降到了8600元,东莞的别墅价格更是腰斩。更引人注目的是,其家族居住了62年的香港深水湾道豪宅据说也在挂牌出售,标价50亿港元,较市场估价低了近三成。从2015至2025年间,李家在内地和香港累计抛售了超过2500亿港元的资产,长实集团在内地的业务收入占比已经萎缩至5%。
这位自称爱国的商人,为何要如此彻底的撤离中国呢?要理解这个选择,需要从李嘉诚的发家史中寻找答案。
从表面上看,李嘉诚是白手起家的商业天才,但深究其资本积累的关键节点,1979年收购英资企业和记黄埔是其事业腾飞的关键转折点。
当时和黄的大股东汇丰银行,对李嘉诚的收购给予了极大的支持,不仅交易价格给李嘉诚打了个对折,还允许他分期付款,第一笔收购款仅支付了20%,余款可以在两年内付清,甚至其首付款也由银行提供贷款。相当于李嘉诚空手就拿下了当时市值高达60港币的资产。
事出反常必有妖。汇丰能开出如此匪夷所思的优惠条件,必然有着超越商业决策层面的考量。原来,当时的英资看到香港回归的趋势已经无法阻挡了,就想着以扶植代理人的形式,延续他们在香港的经济影响力。这个代理人需要有华人的身份,有很强的商业能力,并且还要有着亲英的立场。从事实结果来看,李嘉诚应该就是英资选中的那个人。
在控制了和记黄埔之后,李嘉诚的事业算是彻底腾飞起来了,他迅速扩张成为了覆盖地产、零售、能源、港口等产业的商业巨头。
改革开放之后,李嘉诚开始进军内地市场,他的核心策略非常直白,低价拿地,缓慢开发,通过长期持有土地来分享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资产升值红利。最典型的案例要数和记黄埔1999年在东莞拿下的海逸豪庭项目地块。整个项目占地7000亩,从2004年开始动工,直到现在都没有彻底完工,而该项目的楼面价哪怕以如今近乎腰斩的房价来计算,也涨了将近200倍。
李嘉诚之所以能够以这样的模式获得巨额收益,除了其雄厚的资本和超凡的眼光之外,也离不开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,早年的地方政府为了拉动经济增长,对知名外企往往会给予超常规的容忍,即使囤地行为明显违背开发协议,监管也往往会选择网开一面。
转折点始于2020年。成都政府率先发难,禁止当地的金融机构向李嘉诚在成都的公司提供贷款,并点名其囤地行为阻碍了城市的发展。随后,全国的政策开始系统性的收紧,例如,深圳要求住房类项目在拿地4年内必须竣工,逾期2年未开发将收回土地使用权;而土地增值税的征收力度也在同步强化,最高税率可达60%。这些措施精准打击了李嘉诚这种囤地慢开发的模式,并且高调表明了政府对于投机资本的态度。
对于李嘉诚来说,更大的危机来自于国际环境的剧变,中美博弈的加剧迫使跨国资本必须选一边站,而李家的选择,在港口事件中显露无疑。而这一次,我国政府没有再跟他客气,不仅强势干预了港口收购,还把李泽钜踢出了香港特首顾问团,标志着李嘉诚在国内的政商纽带彻底断裂了。
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太原股票配资网,李嘉诚的大撤离也就显得没那么突兀了。这不仅标志着国家越来越不能容忍投机资本的财富掠夺,也表明了在如今的世界格局下,跨国商人必须亮明自己的身份归属。如若再想像以前那样靠着摇摆的立场和灵活的底线闷头捞钱,等待他们的将是国家越来越严厉的直接干预。
广盛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